俗話說,大炮一響,黃金萬兩。打仗是一個十分燒錢的事情。當年日本為了甲午戰爭,上至天皇,下至平民,都緊衣縮食,從牙縫中節省出錢財來支持戰爭。可見,如果地主家裡沒有餘糧,想打仗是多麼不容易。若非要打仗呢?其中一個方法,那就是借錢。
要說一個借錢去打仗的著名的人物,就不得不說周赧王。作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代表、周朝主權的象徵標杆,周赧王為了發動與秦國的戰爭,抵押了國家信用去向商人借款,用借來的錢作為打仗的準備資源。然而當周朝的使臣去說服其他國家一起出兵滅秦的時候,碰了一鼻子灰,只有楚國和燕國表示同意出兵,並派來了軍隊,這些人加上周朝的“御林軍”,和秦國打仗,只有被滅的結局。
周赧王不願意徒勞無功,反而有害,於是下令罷兵。這下借錢給周赧王的商人不幹了。戰爭沒了,自然就沒有戰勝後的戰利品以及賠款等等,高風險的借貸就沒了高收益。當年日本和清政府甲午戰爭勝利,狠狠敲詐了清政府一筆鉅款,才算置之死地而後生,滿血復活。可周赧王花費了戰爭啟動資金,毫無所獲,賠了金錢沒損兵折將也是不行的,前期花的錢是借來的,借債是要還錢的。
於是商人圍著宮門叫嚷起來,讓周赧王還錢。作為堂堂正正的周朝天子,為什麼商人不相信他能還錢呢?因為那時候周王室衰微,周王室的自留地面積小、收入微薄,各大諸侯國也基本不向周王室進貢。齊桓公曾帶領著管仲等攻打楚國,假惺惺地說楚國“貢茅不入”。隊伍大了不好帶,老大就經常喝西北風,所以商人嚷嚷著讓還錢。周赧王無法,只好躲到宮裏的高臺上,於是留下了“債臺高築”這個成語。
和周朝的這些商人相比,漢景帝的商人是幸運的,但幸運的是少數人。西元前154年,漢景帝採納了御史大夫晁錯的削藩建議,下詔削奪諸侯國的封地,七國之亂由此爆發。《史記·貨殖傳》記載,“吳楚七國反時,長安列侯當從軍者欲貸子錢,子錢家莫肯貸,惟無鹽氏捐金出貸,其息十之。”
七國的勢焰熏天,這時候勝負難料,“子錢家”即是高利貸者,他們不願意冒風險。只有無鹽氏抓住了西漢政府戰時財政緊張的機遇、諸侯封君一時間來不及籌措資金,他本人以“十倍利息”向漢景帝以及大臣放貸。
沒有想到七國之亂,朝廷只用了幾個月便平定了。“吳楚平,而無鹽氏之息十倍”,據歷史記載,戰爭結束後,西漢政府和大臣如約還款,無鹽氏也因為這次借貸發家致富,其資產已足以和關中富豪相比。
這個故事讓人想到了羅斯柴爾德家族利用拿破崙的滑鐵盧戰役的資訊,在倫敦市場上翻雲覆雨,賺了一大筆錢。看來商人如何支持戰爭從而賺錢,是靠頭腦智慧的。
更多台北借錢、新北借錢、高雄借錢指南等著您,歡迎來我們5880借錢網瀏覽,5880借貸網是您借貸、借錢、支票借款的好選擇!
下一頁:小舅子上我家借錢,被老婆嘲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