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看上去很有可能讓人民幣不再同美元緊密掛鉤的時候﹐經濟學界存在著一個越來越大的共識:這樣一種變化既不會拯救美國製造業﹐也不會毀滅中國製造業。
這樣一種聲音常常淹沒於中美兩國政治家有關人民幣匯率的爭吵之中。美國很多議員、勞工組織和製造企業都說﹐由於人民幣匯率嚴重低估﹐美國製造企業不可能同進口商品展開競爭。與此同時﹐中國出口商直言不諱地勸告政府﹐不要採取一種據稱可能給他們帶來毀滅性打擊的措施。
週三﹐一位安徽省淮北市的銀行職員正在清點人民幣。上海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經濟學教授許小年說﹐雙方都夸大了影響﹔匯率對中國經濟和就業的影響被夸大了﹐對美國貿易逆差和就業的影響也被夸大了。
多數經濟學家以及20國集團的領導人都認為﹐如果中國降低儲蓄並更多地倚重於國內需求﹐同時如果美國減少借貸並更多地倚重於出口﹐世界經濟將會變得更加穩定。從理論上來講﹐人民幣升值符合這個方向﹐因為它將使中國出口商品在美國消費者面前的吸引力降低﹐同時使美國出口商品更有競爭力。
至於實踐中怎樣﹐或許就沒有那麼直接了。
首先﹐中國基本肯定是要採取漸進的方針﹐採取激進辦法的可能性非常低。最有可能的情形是人民幣對美元的上下波動範圍擴大﹐同時有關部門允許它適度升值。美國的批評人士認為﹐人民幣對美元最高被低估了40%。
人民幣走強無疑會影響中國出口﹐但中國出口成功的背後﹐匯率並非唯一因素。日本的例子就是明證:日圓在上世紀70年代、80年代和90年代升值後﹐日本仍然維持了很高的貿易順差。經濟學家認為﹐和日本一樣﹐中國國內經濟的結構非常重要:低廉的資金、能源和土地成本﹐以及各種一直存在、不利於進口和競爭的障礙﹐都在中國貿易順差的積累中發揮了作用。
斯坦福大學商學院榮譽退休教授、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之一斯賓塞(Michael Spence)說﹐假如中國允許浮動匯率、取消資本控制﹐中國根深蒂固的儲蓄行為將使它依然存在貿易順差﹐不過貿易順差可能會收窄。
中國出口商將會注意到人民幣升值不為人注意的另一面。進口原材料以人民幣計成本將會降低。咨詢公司摩立特集團(Monitor Group)中國區董事長霍泰德(Edgar Hotard)說﹐我不清楚如果中國出口商進口元件並進行組裝﹐它們遭受的打擊會有多嚴重。
加工貿易佔了中國總出口額的近一半﹐以全球標準來看所佔比例非常大。加工貿易指的是進口元件並組裝﹐然後出口最終產品。因此﹐與那些對國內原材料依賴程度更高的國家的出口商相比﹐中國的出口商因本國貨幣走強而受到的影響較小。
從很大程度上講正因為如此﹐摩根大通(J.P. Morgan)經濟學家估計﹐如果按貿易加權計算的人民幣升值幅度為10%﹐中國出口總額只會減少2%。2005年至2008年中國上一輪人民幣升值對出口商來說遠非災難性的。據Capital Economics的數據顯示﹐儘管當時人民幣兌美元升值21%﹐中國的玩具和紡織品出口商在美國和歐洲的利潤率卻有所上升、市場份額也出現增加。2008年中國貿易順差總額增長至2,950億美元﹐較三年前的1,020億美元增長了近兩倍。
由於國內工資持續上漲﹐中國低端產品出口商未來仍可能面臨難題。不過它們的損失不太可能會直接轉化為美國製造商的獲利。
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經濟學家魏尚進說﹐如果中國沿海出口商的一個工作失去了競爭力﹐工作機會不太可能會轉移到加州﹐而是更有可能轉移到柬埔寨。他說﹐美國減少從中國進口很可能被從印度或印尼等競爭對手的進口增加所抵消。
人民幣升值會帶來其他好處:進口產品更加便宜﹐進而幫助遏制通貨膨脹、提高中國消費者的全球購買力。
與美元不再那麼嚴格掛鉤的人民幣會使中國決策人士可以更加獨立於美國之外來調整利率。最終﹐事實會證明﹐這些主張可能是決定性的。